如果用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生产要素来形容一个历史时期,那么“信息”无疑是人类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旋律——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量、信息处理速度和传播速度均呈指数级增长,信息和通信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的概念,上千亿美元被投入名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高科技计划中,最终打造出一条以光纤干线为主,微波和同轴电缆为辅的高速信息网络,由此占尽信息时代先机。从铜缆到光纤,从有线到无线,从2g到5g,国家间的角力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迭代不断升级。
当中美英等国在争夺5g等技术的前沿高地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追赶的脚步未曾放缓。对于他们而言,当前的主要需求是网络普及和提速。这些市场需要成熟的技术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不管是用户规模还是市场潜力都不容小觑。部分中国厂商积极进入新兴市场,走出了有别于华为、中兴的崛起之路。
成立于2005年的震有科技便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发力研发,震有科技的产品线覆盖公网和专网通信领域的“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等各个通信网络层次,能够为政府以及电信运营商、电力和煤矿等多个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完善的定制化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完整的产品线,震有科技的公网通信服务获得众多海外知名电信运营商青睐,包括印度国有电信(bsnl)、印度tata、日本软银(softbank)、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pldt)、意大利tiscali、英国泽西电信(jt)等,无愧为中国通信行业在海外市场的尖兵。
通过与utstarcom(nasdaq: utsi)等公司合作,震有科技的海外业务长期维持高速增长,营收占比在2018年一度达到66.48%。不过,由于印度国有电信在2019年上半年业务重组,相关合同未能如期签署,震有科技的海外营收受到较大影响,全年营收也因此下滑。而在5g核心网等前沿阵地,震有科技的相关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不能参与正面竞争。
腹背受敌的震有科技,如何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双线突围?震有科技又将如何布局研发,加入收割5g红利的行列?
携手utstarcom共谋海外市场
2003年,国内gprs大规模商用,以分组交换为特点的“软交换技术”得以落地。两年之后,震有科技以“企业网软交换系统”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为主要方向,将小灵通技术从公网移植到煤矿井下专网,实现有线和无线一体化调度。之后,震有科技将服务范围逐渐从煤炭企业拓展至政府、电力等专网通信市场,并与大唐电信(600198.sh)、烽火通信(600498.sh)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utstarcom也是在此时成为了震有科技的合作伙伴,两者并肩作战,共同征战海外市场。